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梅县腌面招牌,以及梅县腌面最正宗的做法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文章详情介绍:
坐上高铁去趁墟,再来一碗正宗梅州腌面
闺蜜的老家在梅州,自从2019年9月30日开通深圳至梅州高铁后,一直约我们去梅州过周末。遇上疫情出行不便,2021年10月我们终于成行。
在客家民间的口语中,一般把乡镇称为“墟”,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称为“墟日”。去墟市、粤语中我们习惯叫:趁墟;在北方很多地方叫:赶集。
墟日到了,农户把自己生产的粮食、日用品挑到乡镇所在地去进行交易,小商小贩更闻风而动,把城里的商品运到墟场高声叫卖,各村的村民去趁墟,会把所需要的物品都在这天一起买好。各乡镇的墟日有不同的日子,一般是分为“一四七”墟、“二五八”墟、“叁六九”墟,两个相邻的墟镇,它们的墟日总是相邻一天而不会重复,这样就能让买卖双方都有交易机会。
深圳北站至梅州西站高铁全程300公里,3小时,二等票价186元。周五下班我们就急不可待地出发了。
梅县蕉南村祠堂
白渡镇隶属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,人口约1万5千人,距梅州市区仅20多公里,也是梅州市梅县区着名的金柚之乡。白渡镇自古以来民风纯朴、集市繁荣 :白渡墟、嵩山墟、悦来墟叁圩循环,十日九圩热闹非常,系梅县区各乡镇中为此独有的特色,具有浓郁的客家风情。
白渡镇的墟日是农历1、4、7,我们到这天是10月16日,周六,农历9月11日。
白渡墟
白渡墟上遇见这戴竹笠的姑娘,好似身处越南哦
一碗的腌面、配上一大碗叁及第汤,这种早餐是许多梅州客家人的最爱。来到梅州最不能错过的就是当地人喜欢的小吃店。
梅州腌面是传统的汉族小吃,客家人经过几次大迁移后,把中原部分饮食方式带到南方,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美食。许多在外工作的客家人都常怀家乡腌面的味道,即便远在世界各地工作的客籍人,也挡不住因腌面情结勾起的乡情。如今,梅州的梅州腌面不仅是梅州特色小吃,也开遍全国及海外,在深圳街头就有很多梅州人开的梅州腌面店。
白渡镇的桂花早餐店:腌面、腌粉、老鼠粉
叁及第汤是一道汉族传统小吃,属于客家菜。在科举取仕时代,状元、榜眼、探花为殿试头叁名,合称叁及第。后人用猪肝、瘦肉、猪肚子叁种食材比作叁及第,叁及第汤由此而得名。客家人将叁及第配上枸杞叶、咸菜等辅料,再加上几滴酒糟,便做成了味道鲜美、营养丰富的叁及第汤。
白渡镇人除了喜欢叁及第汤,还有牛汤、猪肉可任意选择、再配上当地的各种应季野菜滚汤,加点咸菜、酒糟就煮出很有特色的一碗汤。
白渡镇的大家好烧腊店:梅州腌面、叁及第汤
在墟里走了二圈,我们扫了一大袋平时比较少见少吃的零食回去。对比了一下物价,新鲜牛肉48元一斤,炒花生20元、青提18元、当地芭乐果10元叁个,好像价格也不会比深圳低。
当地特色小吃
在白渡镇上的达记饭店,吃了几个很有特色的菜肴,做法和其他地方大不相同。黄骨鱼汤、芋丝丸子、苦笋煲、煮田螺我都非常喜欢。
达记饭店:黄骨鱼汤
达记饭店:芋丝丸
达记饭店:苦笋煲
达记饭店:田螺煲
10月17日:周日,农历9月12日,是新铺镇的墟日,新铺墟日是农历的2、5、8,我们从白渡镇开车过来,大约十公里。
新埔镇隶属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,旧称蓼陂乡,位于蕉岭县南部,横跨石窟河东西两岸,户籍总人口大约3万。来到新铺墟明显感觉比白渡墟人多热闹拥挤。
新铺墟
新铺墟
新铺墟马路中心也有人摆摊
新铺墟的中心是处于一个叁叉路口,路面最宽的地方是双车道,因为墟日,两侧路边摆着摊档,不让机动车辆行驶。
几个阿姨大婶直接在马路中央摆卖物品,也没城管来赶,行人推电动车从她们身边走过,让人感觉浓浓的人情味。
梅州特色小吃
傍晚,我们在白渡大桥的石窟河边静待日落。
梅州的彩霞是骤然而至,去更匆匆,让人来不及登高远眺。
周末梅州游一趟,回深圳发现体重直线上升5斤,闺蜜家还提供了自家养的走地鸡、妈妈牌的猪肚鸡、、、、、、全部是肉啊,主人家实在太热情了。
开着这亲民SUV笑傲江湖,快乐很简单
“客而为家”是对客家人最好的诠释。“客”其间的字义是指“外来的人”,早期的客家人为了躲避战乱和天灾,历经了几次人口迁徙,来到了现在粤闽赣叁省交界的山区地带定居。
与潮汕人和广府人不同的是,客家人在生活习惯,饮食,穿着都不尽相同,在民俗文化上也是颇具特色!
梅州,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一个“不入线”的小城市,恬静舒适才是它的主旋调,“慢”才是它的最吸引人的地方。
来到梅州,当地人悠闲而又惬意的生活态度完全被其所感染,不由自主放下脚步去感受这座千年文化古城散发出的魅力,美食,建筑,民风才是梅州的精髓。
偶然,我得到了玩车教授燃梦计划的青睐,获得了起亚傲跑的车辆使用权,来了一场勇气十足的说走就走的旅行。
想起一句很具文艺气息的话:“如果你不出去走走,你以为的世界就是你以为的样子”。
旅行,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,开上自己的爱车自驾更是如此。走走停停,看见路上美的风景,便驻足欣赏一番,是何等惬意之事,不赶时间,不赶人世间的匆忙之事,也不用担心会错过本该属于自己人生的风景。
有人说,旅行是最能了解双方的方式,人与车也一样!你要是喜欢一个人,就带她去旅行吧,沿途上的风景便是最好的生活调味剂。
旅行是一种最质朴的生活方式,旅行不等于旅游,旅行是跳出自己的生活圈子,去寻找和发现生活的另一种方式,顿悟一种结果。
由于庚子鼠年的开年不利,导致在家闷上了好几个月,一颗躁动不已的心早已是按捺不住了,出去旅行的想法尤为强烈。刚好有朋友提议去梅州玩玩,便一拍即合,做好了路线规划和景点规划。
出发前提前准备了的自驾物资,便把起亚傲跑洗个白白,检查了胎压,踏上了一路向东的路程。
由于这次疫情原因,有很多景区都没开,途中计划也被打乱了好几次,但有一点觉得特别好的就是,这次旅行的目的地并没有太多商业化,整体还是挺舒服的。
这次的游记将分为人文篇,美食篇,建筑篇等架构向大家展现世外桃源“客家人的香格里拉”——梅州!同时后面我也会谈谈爱车起亚傲跑的使用感受,毕竟这一趟旅行下来将近1300多公里,也算得上感慨良多。
自古以来,客家人所居住的地方被称为“穷山恶水”,地处大山深处,穷乡僻野,以山地丘陵为主,与外界的交通和交流极其闭塞。
但一方面造就了客家人躲避战乱,繁衍生息的世外桃源,而另一方面则是造成了外界交流不多,极其落后,国家级贫困县就有多个。
在梅州地区有汀江,梅江,韩江等叁江汇聚,组成了梅州地区内河交通网的枢纽,是客家人走出去的重要通道,也是客家人赖以生存的母亲河。
一直以来,为了克服大山里的贫穷,客家先民曾有下南洋(今印尼新加坡一带),卖猪仔(被人贩子卖到印尼一带当苦工),走出大山,改变其悲惨的命运。
在我国华侨界有着这么一句话“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,而有华侨地方必有客家人”。从梅州地区走出的华侨数以百万计,遍布全球。
在国内客家人支系遍布中国,广西,海南,台湾,四川等地都有着完整的客家民系,保留着特色鲜明的客家语言和文化风俗。至今在台湾,四川,甚深圳等地在每年都会举行客家文化节等文化活动。
客家先民最早从中原地区(今河北河南)向南迁徙,为了躲避天灾与人祸,一路南下,躲进山区,最终定居于广东,福建,江西等山区,与世无争,繁衍生息,形成一个完整而具有鲜明特色的客家民系。
客家先民从中原发达的农耕文明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,为当时的南方“蛮荒之地”的经济,农业,文化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。
客家民系至今繁衍人口数近有1亿,很多人说,为什么不把客家民系独自划为一个民族?其实,客家民系是汉族一个更为细化的分支,拥有更纯正的汉族血统,并保持着特有的中原文化和生活习性。
客家民系由于地处山区,交通不便,未能过多接触外来文化,能够保持自身特有的风俗文化以及良好的传承性。与潮汕文化,广府文化不同的是,客家文化有着更鲜明的独特性,同时还能保持完整的民系文化。
客家文化,广府文化,潮汕文化并称为南方地区主流叁大地区文化。客家文化经过漫长时间演变以及较为完整的传承性,到现在,依旧保持良好的文化传承和独特性,语言独特性便是最好的证明。
客家人在梅州地区的生产活动历来主要是以农耕为主,靠山吃山,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客家文化的走向,这一点从饮食,建筑,风俗文化就可看出。
客家山歌戏剧
广府文化有粤剧,潮汕文化有潮剧,而客家文化则是有客家山歌,并且语言也不尽相同,这一点很好证明了各自有其各自的文化独特性。
客家景区内的农耕图
叁者之间的独特性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不同,更多的是生活环境的不同。广府文化与潮汕文化很大相同点都是经商贸易,海陆相通的交通造就了广州,汕头等着名的港口文化,催生了更盛的出海经商风潮。
反过来看,客家人只能在大山里从事农耕活动,靠山吃山,远没有广州,汕头两地来得更多样。
松口古镇古渡口
客家人要想出人头地的机会,很少,要么认真读书考取功名,要么就“走出去”打工或者经商,这就培养了客家人吃苦耐劳,善良坚强的人格品质,并且在客家文化的一些表现形式上都有体现。
客家文化艺术形式的体现,不仅仅限于客家山歌形式体裁,有木偶戏,客家方言演奏的汉剧,花朝戏,鲤鱼歌舞,采茶戏,祭祀古事游行等特色的客家艺术。
古镇内的民间社团正在用古乐器弹奏当地特色民歌
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,与古代民歌《诗经》,《乐府民歌》以及唐诗词中的《竹枝词》的表现形式,修辞手法基本一致,旋律优美,句句押韵,一般是七字一句,四字一首,曲调中还有多种曲音和修饰音装饰,让整首曲子变得更加回转曲折,声调更具表现力。
弹奏所用的古乐器
客家山歌的特点是即时创作,反应社会现实,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哲理性。
客家古事游行是为了祭祀当地神明而举办的一场游街活动。男女老少穿上古代的戏服,精心打扮,舞龙,舞狮,以及民间表演乐队,有序的溷在游街人群中,热闹非凡,颇具看点。
古事游行的特色装饰与服装
客家艺术文化尤其以上两种表现形式更为广泛,也为更多人所熟知!
客家人由于认知因素和生活因素等,对于神明信仰来得更加强烈和虔诚。生活在山区里的客家人,几乎每个村里都有着一个本村所信仰的神,这些“神”的抽象更多来源于道教。
(元魁塔是当地所建的砖石结构的高塔,该塔建造的意义更多是风水问题,镇压梅江河里水怪而建,里面供奉有大多道教的“神明”。)
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本村的历史上伟人或者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,将其作为本村的保护神和信仰。
除此之外,客家人在佛教方面的信仰丝毫不比其他地区差,梅州地区有一座千年佛教古刹——灵光寺,位于风景优美的阴那山上,并称为广东四大古刹之一,常年香火鼎盛,香客络绎不绝,其信众不限于梅州地区,福建,汕头,江西的信众也不在少数!
寺内有棵生死树,一生一死,一荣一枯,持续千年,颇具灵气,生者枝繁叶茂,死者枯而不朽,奇特之“生死树”,世所罕见,很多游客慕名而来,一睹奇景。
但这次旅行很遗憾的是,由于疫情的原因,着名的雁南飞景区以及灵光寺景区并未开放!
客家人的“崇文重教”可以说是深入了骨子里,千年不变之读书报效国家,“书中自有颜如玉,书中自有黄金屋”为广大的客家学子所熟知并信仰!自古以来,客家学子通过应试科考走出大山,从政为民,报效国家,以仕途实现为民而忧,为君而忧,为社稷而忧的从政抱负。
古民居内的私塾教书铜像
直至现在,客家学子仍通过高考制度,升入高等学府,再入仕途,从政为民的观念在客家人的心里已经根深蒂固。从现在看来,梅州地区现在从政的人数不在少数,比广府,潮汕等地区的人数要多得多。
古民居房梁上的进士牌匾
广府,潮汕是经商之风最盛,诞生大批优秀的企业家,像李嘉诚,马化腾等人。而梅州地区的客家人则是出官场之人最多,甚至有人调侃说:“客家人就是为官场而生的”,在官场从政的人被称为“客家系”,可见梅州地区从政之人有多少!
客家人的“崇文重教”是基于儒学观念所传承,客家文化是中原文化的细化,客家文化在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和继承。
梅州地区内多处可见儒学宫等古建筑,像比较出名的有梅县学宫和长乐学宫。
大山里生活的客家人由于早期生存环境的恶劣和自身文化传承,培养了客家人吃苦耐劳,善良勇敢等优良品质,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客家人的生活人文,客家人的质朴务实,热情好客的民风远近闻名,有口皆碑。
松口古镇的日落
生存环境的恶劣催生了客家人走出大山去谋生的念想,走出大山的梦想在客家人一代又一代中种下发芽。
近代时期的客家人“走出去”基本是靠水路,梅江河的河运成为客家人通往外界的重要通道,也是客家人从事经商的重要枢纽!
松口旧码头上货运吊机
位于梅江河畔的松口古镇便是客家先民背井离乡,远涉重洋经商谋生的第一站,大部分客家人下南洋,去台湾,上海等地,都是从松口镇码头搭船,沿梅江,韩江顺流而下,在汕头,潮州等地出海或者转搭其他大型轮船通往世界各地。
凭借着客家人吃苦耐劳,善良的品质很快在南洋地区站稳了脚跟,打下了一片天地,并具有一定的社会声望和经济基础。
客家人一样有着落叶归根,光宗耀祖的传统观念。在外面打拼赚到钱了,便要回家大兴土木,光宗耀祖,建造豪宅,彰显财力,并为自己老了之后,留下一个养老归根的宅子。
海源楼
这些例子在客家地区很常见,像建造精美的联芳楼,充满西洋文化的海源楼,肇庆堂等建筑都是客家先民在外打拼,发迹的见证!
客家文化的饮食文化跟潮汕,广府的饮食文化截然不同,这叁大主流文化衍生出了各自特色的饮食文化,也称为粤菜系,客家菜系和潮汕菜系。饮食文化同样是一个地区人文上的体现。
客家地区特有的盐焗鸡
客家饮食文化跟当地生活习惯以及地区有关。客家菜系的取材来自于大山,有着浓厚的大山风味,客家菜主要以咸香为主,大部分食材都靠腌,晒,酿为主,便于保存。
梅菜扣肉
我们所熟知的客家酸菜,客家菜干,客家萝卜干,客家梅菜,盐焗鸡,腌面等都是咸香为主。其原因是客家人地处山区,辛勤劳作,需要大量的盐分摄入,以保证身体所需盐分的补充。
客家手工肉丸
另一方面,则是延长食物的保质期,当时食物匮乏,来之不易,客家人用智慧和巧手将食物巧妙的保存起来。
叁及第汤与梅县腌面
在这次旅行中,听得最多就是“客家人美好的一天始于一碗腌面”。在梅州地区,腌面是一种常见的面类,普遍当成早餐食用,一碗腌面,加上一碗叁及第汤(由新鲜的猪杂,粉肠,猪肝等内脏煮汤,并加入当地特色的药草,如溪黄草,枸杞叶等),实在是鲜啊,快哉,美哉啊!
味酵粄
客家炸肉丸(外酥里嫩,很有嚼劲)
客家菜中尤其以“酿”为主,无菜不酿,无酿不成席等说法,其中经典菜肴有酿豆腐,酿苦瓜,酿茄子,酿丝瓜,一切菜式皆可“酿”。
炒野生蕨菜
老鼠粄
除此之外,客家人还不止这些,利用当地的饮食习惯,发展出以“粄”为主的点心主食,其中尤其以大埔最盛!大埔地区有多种“粄”类,像笋粄,忆子粄,算盘子,老鼠粄等。
说到饮食养生,客家人尤为在行!客家人将酿酒文化传承发挥到极致,创造出客家地区特有的“娘酒”,该酒甜而不腻,具有驱寒暖体,强身健体之功效,在客家地区一些女人坐月子,家婆往往准备娘酒给儿媳妇调理身体,还会提前养好多只家鸡,与娘酒一起搭配煮给儿媳妇坐月子调理之用。
娘酒焖猪脚
娘酒是客家人必不可少的一道重要食料,娘酒可以做出许多着名的客家菜肴,如娘酒焖鸡,娘酒焖猪脚,都是本地一道经典的菜肴!
客家人经常食用的养生药材
客家人的养生理念不仅仅体现酿酒之上,客家人还善用山中的药草加入汤料和菜肴中,以达到色香味俱全和养生调理身体之效果。
艾草煮蛋
这次我们就在梅州市区就尝到了艾草煮蛋以及鸡骨草煲鸡,苦笋煲鸡,在大埔尝了溪黄草煮瘦肉,鱼腥草煮肉等药草汤食,味道十分鲜美。
客家的饮食文化传承由来已久,茶文化也是客家人一种饮食文化的体现!客家人在种茶,采茶,制茶方面颇有自己的独到之处,这里我们来说说客家的古茶艺——客家擂茶!
客家茶田
客家擂茶是已近失传的古茶艺,早在宋朝时,擂茶是中原地区一种非常流行的茶饮料,在南宋史料《都城纪胜·茶坊》中记载,冬月添卖擂茶,冬天兼卖擂茶等句子,表明了在南宋时期,擂茶成为了普通民众最喜爱的擂茶,擂茶已经相当普及了。
擂茶
擂茶是由碎茶叶,薄荷,花生米,炒米等配料,放进钵里,用木质擂棍,尽量擂成粉末状,后冲水煮沸,搭配花生米,炒米饮用。当然,擂茶还可以制作菜茶,并不仅仅是将茶叶当成主料。
擂茶具有生津止渴,清凉解暑等功效,具有非常浓厚的茶香味,十分可口。直至现在,传承这项古茶艺的只有客家擂茶和日本的抹茶了。
很遗憾,这次我们去梅州没能这项已近失传古茶艺的展现给大家(擂茶图片来自于网络),但我本人作为一个地道的客家人,小时候是有吃过这擂茶的。
客家饮食文化多种多样,十分丰富,美食多如牛毛,如果你是一个资深的吃货,那一定建议你去一趟梅州,那里绝对能够让你尽兴而归。
这次旅行我们有幸见到了百侯薄饼的制作过程,百侯薄饼已有200年历史由来,是当地常见特色的风味小吃。
首先将大米打成米浆放在大盆里面用力拍打,使其米浆搅拌均匀,然后将米浆均匀涂抹在烧热的铜盘,轻轻一抹,不过一会,一张薄如纸的米浆薄膜便成型,成型的米浆薄膜从铜盘力捞起,晾在一边。
然后将米浆薄膜展开,放入馅料,将新鲜的竹笋干,豆芽,菜脯,碎肉搅拌放在一起,熟练用米浆薄膜将馅料卷起,包裹其中。
一道热喷喷的百侯博饼便已做好,一口咬下,竹笋的鲜味,豆芽的清爽,菜脯的醇香加上咸香的碎肉,口感饱满,鲜香四溢。
客家的小吃千千万万,这只是其中客家小吃的做法,客家饮食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变迁,依然能保留最本真,最地道的做法,实属难得。
在客家文化板块中,建筑文化一直是客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最有特色的“人文”所在!客家建筑文化以客家围龙屋,客家土楼为主,近代融入了西洋洋楼和东南亚骑楼的建筑文化,在整个南方地区,客家建筑文化最为独特,一方面保留了自身建筑文化特色,同时又吸收了西洋建筑的美感设计。
近代时期,客家先民远赴南洋,下海经商,这为客家地区带来一定的社会生产力,同时在文化上产生了一定的思想碰撞,尤其在建筑文化上。
联芳楼
而联芳楼便是最好的例子。联芳楼是当地的旅印尼侨商丘麟祥、丘星祥兄弟等耗资24万大洋建造,整体建造过程极其庞大和复杂,联芳楼整体为叁联式,外观正面是叁个凸起的钟楼式大门,在门楼上刻有极具精美的西洋凋塑和各类的飞禽走兽。
联芳楼采取中西合璧的方式,集西洋古典风格、巴洛克、洛可可风格以及中国闽粤客家风格于一体,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,是当时少有的砖溷结构的客家民居建筑。
联芳楼是近代客家人下南洋发家起迹的见证,同时也是客家建筑文化历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。
松口古镇在客家建筑文化史上绝对有着厚重的一笔。松口古镇是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,内河航运发达,一直是客家地区对外联系的重要内河港口,至今已有千年历史。
民国时期的广告壁画
松口古镇内大量保留着近代骑楼建筑群,当时松口镇经贸发达,商业繁荣,是当时一大商贸重镇,至今还保留着以前的街景。
其中以松江大酒店,旧时的火船码头为现在的主要景点,松江大酒店是以东南亚骑楼风格的大酒店,当时供下海的人住宿,落脚,等待船舶歇息的地方。
除了保留大量的骑楼群之外,松口古镇是客家山歌的重要发源地,也是客家文化走向世界各地的第一站。
当来到松口古镇第一印象时间就是特别安宁,祥和,丝毫没有大城市的那种喧闹,松口古镇的美适合静静的去独处,去体会。
开着起亚傲跑走过祥静的骑楼街,你会发现,现代工业产物与旧时的建筑一切来得这么和谐,这里生活的人们,无时无刻都透露着一种祥和和满足。
安宁,也许才是松口古镇最吸引人的地方吧!远处的梅东桥静静横跨在梅江两岸,见证着千年古镇的沧桑变迁,梅江水依旧滚滚向东流去,而松口古镇的客家文化将会一直“流淌”!
告别了松口古镇,我们便一路驱车来到梅州客家地区最悠久的古镇——茶阳古镇!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,源于东晋时期在此设立的义招县。
茶阳古镇内有着大量的古骑楼建筑群,是粤东地区现存的最大骑楼群。大多数是地区内的名门望族所建,也有一大部分是茶阳镇内经商人士所建,这边的骑楼都要比岭南地区的骑楼要高得多,多达四到五层楼高。
茶阳古镇仍旧保持着完整的古街道和市集,街道窄且密集,开车进入尤为小心,这时起亚傲跑全景影像就派上了很好的用场了。
自古以来,茶阳古镇人才辈出,人杰地灵,其父子进士牌坊是明清时期饶氏父子双双状元及第,牌坊前左右两侧有两块旗杆夹石,分别写着“大明父子进士饶”和“大清父子进士饶”。
除此之外,茶阳古镇不止出过一对父子进士,明嘉靖与万历年间,茶阳人饶相和他的长子饶与龄先后进士及第。
父子进士牌坊位于大埔中学门前,刚好这次去的时候,正在维修,未能开放,只能以网上图片一睹真容了,而旁边也有另外一座残存的的清乾隆时期的“天褒节孝”牌坊,用来表彰当地儒士肖以继之妻。
茶阳古镇文风繁盛,在被称为文化沙漠的岭南地区,茶阳镇出现多位及第进士,实属罕见,只能证明其一点,就是客家地区自古以来文化底蕴深厚,崇文重教之风气十分鼎盛!
离开了茶阳古镇,就接着到了百侯古镇。百侯古镇是中国首批“中国历史文化名镇”,其保留着大量的古名居以及中西合璧的西洋骑楼。
百侯大夫第
在这名不见经传的小镇,历史上曾经出多位太史第和监察史,连抗日名将罗卓英上将都出自百侯。
企南轩
百侯古镇上尤其以海源楼,企南轩,肇庆堂更有西洋特色之外,其他均为客家特色一些古代民居。
百侯古镇,取名“百侯”之意就是“多出人才”之意!历史上出过翰林院5人,进士24人,文武举人多达134人,确是人才辈出,人杰地灵之地。
百侯古镇不仅文化之风长盛,在客家饮食之传承上也是颇有心得,远近闻名的百侯薄饼就是出自于此。
精美的古民居
百侯古镇更为吸引人的就是极具特色的古民居和保存完好的古村落。宁静,安适,是除了文化基础最让人向往的。
如果要说上百侯古镇的历史人文,那叁天叁夜还不一定说得完呢,毕竟这是一个千年传承的古镇,伴随着时光的流逝,古镇的魅力将越发深厚,更加迷人。
早期客家人是聚族而居,是一个群居典型的民系之一。客家围屋是客家人在早期面对恶劣生存环境,因地制宜所建一种具有明显地区特色的民居。客家围屋一方面是为了维系族群聚居的关系维护,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抵挡早期土匪侵略,以便建成防御圆形或者方形的封闭式土楼。
客家围屋不止有方形和圆形土楼,还有杠式围屋,样式多样,结构复杂,比起福建永定的土楼,梅州地区的客家围屋更具欣赏性和文物的考究价值。
客家的围屋可以说是汉朝时期坞堡的一种借鉴,一种防御型的碉堡,并采用中原建筑经验文化流传下来的房屋建造技术,使其房屋结构建造更加牢固。
客家围屋主要以泰安楼和花萼楼主要代表。其中泰安楼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,为国内罕见石方楼,主要为砖石结构,设计精美,结构合理,充分考虑了房屋的采光性。
两侧天井各有一口水井,提供了便利的水源,而门口有一口大水塘,象征一定的风水意义,同时也提供房屋的消防安全,共叁层,两百个房间,被称为“客家人的水立方”。
花萼楼位于大埔县的大东镇联丰村内,属于典型的圆形土楼。
花萼楼建于明万历年间,至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,共有叁层,整个花萼楼布局合理,冬暖夏凉,在建造过程中充分借鉴了北京四合院的设计,运用了道教的八卦形图,环环相套,内低外高,一定程度上考虑了房屋的风水和房屋的防御性。
花萼楼的大门对联为“花开长棣,萼发青云”,其意义是:“花萼之名,意为兄弟相亲,邻里相爱”。有句古话:“兄弟既翕,谓之花萼相辉,兄弟联芳。谓之棠棣竞秀”。
客家人在房屋建筑更多是考虑房屋的选址,既要考虑风景优美,依山而建,(俗称有“靠山”),交通方便,取水方便等因素。
同时还要考虑风水学里的阴阳八卦的学问,客家人普遍信仰风水学里面的含义奥妙,并相信改变风水可以影响到子孙后代的命格运势,左右家族运势的走向,所以,客家人在建造房子的时候,选址尤为重要。
每逢客家人建造新宅,往往会找一个风水先生来看过选址,再确定房屋的走向和布局。而风水学中的奥妙更多是对于人与自然的“和谐相处”。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客家民居基本是依山而建,而大门口就有一个池塘。
这个池塘作用分为两种,一是为房子的消防问题,二来更多是风水的意义,在风水学上叫这口池塘为聚宝盆,象征着主人家做生意顺顺利利,日进斗金。
除了有这些含义之外,门口这口池塘还可以调节小范围的空气湿度和气候变化。
这篇游记几乎以文化纪实类贯彻全文,对于游记和自驾游怎能忘了风景这回事,是吧,这次我们特地跋山涉水来到了大东镇的千亩梯田,一睹大东梯田的雄伟壮观。
我们去的时候,大东梯田早已是插秧结束了,整体梯田已经长出绿油油的秧苗,从远处望去,错落有致,层次分明的梯田呈现出一幅心旷神怡的画面。
对于梯田的最好观赏点是在对面的半山腰上,这次我们没有坐景区的观光车上去,而是开着起亚傲跑直奔山上去,蜿蜒的山路,坡多弯多,最能考验一部车的动力性能和驾控性能。
起亚傲跑虽说是小型SUV车型,通过性要比一般轿车好,所以在上山的路上碰到一些坑洼的地方直接碾了过去,丝毫不用担心车辆会托底,这就是为什么自驾游要开SUV车型的原因了,野外自驾,车辆的通过性显得尤为重要。
SUV车型在长途自驾游中,车内的装载空间显得很重要,一部装载空间良好的车辆,绝对是在长途自驾游显得更加从容和舒适,起亚傲跑的空间也正是我看中起亚傲跑的地方。
以一部小型SUV体积就可获得紧凑型SUV所能达到的空间优势,所以说起亚傲跑在空间设计优化上深得我心。
在经过五天长途自驾,起亚傲跑还有一个地方是我最值得赞赏的,就是它的LED智能大灯,晚上在山区道路上开长途自驾,良好的灯光是必不可少的,起亚傲跑智能大灯能够识别对面来车,自动切换远近光大灯,避免强光所造成的车祸事故,并且远近大灯的亮度要比一般车辆灯光要强得多,十分优秀。
智能LED大灯还自动识别行驶路况信息,碰到车辆进入隧道时,会自动打开近光灯和小灯,很智能也很省心。
在长途高速驾驶时,起亚傲跑所搭载百度智能语音系统,能够准确识别驾驶员所要表达的信息,较为方便,而且起亚傲跑所搭载的这套智能车机系统,我能玩上一整天,同行的小伙伴如实是说。
客家文化是南方地区的叁大主流民系文化,这次的客家文化之旅让我受益良多,进一步了解了客家民系更多的文化内涵,总之来说,又学到了一些关于地区文化的知识。
人生一大幸事不就是浪迹天涯,笑傲江湖嘛,开着起亚傲跑见证更有趣的事和风景,难道不是一件的快乐的事?反正,我是快乐的。
人这一生,没有一点爱好是过得极度无味的,同样,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一个环境里,那么他会认为,这个就是全世界该有的模样,他的认知极其单调,那么这样的人是悲惨的。
人,要么读书,要么旅行,丰富自己的世界观,这就是我想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