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网红月亮馍,以及月亮馍是哪里的小吃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文章详情介绍:
抖音网红月亮馍,一句孩子够不够啊直戳人心
最近刷都抖音的时候,总是会出现一款小吃,叫做月亮馍,属实很火了,那么抖音网红月亮馍怎么火的呢?不仅是因为是美味,主要是卖月亮馍的阿姨也很暖心,因此火了起来。
网红月亮馍是在叁江学院卖的,也就是在南京,有很多抖音上的网友,也是因为月亮馍莫名而来,特别到了晚上的时候,属月亮馍是最火的,最主要的是还很便宜,堪称是小吃中的最爱。
郭静阿姨,就是抖音中出现的做月亮馍的女子,82出生的她,其实今年也才36岁。但一句“孩子”,一声“阿姨”,却构成4号门前,最亲切的招呼声。
从2013年下半年摆摊到现在,五年来风雨无阻,只要叁江学子们上课一天,月亮馍就会坚挺着出摊。在郭阿姨手上,月亮馍的口味越来越好。开学前,月亮馍的突然爆红,让叁江学子们自豪又欣喜。
自豪的是自家校门口的美食一飞冲天,终于可以拍着36A胸脯自信满满的告诉别人:月亮馍,还是叁江的好!
欣喜的是,蛰伏了一个暑假的中国胃,早已嗅到了4号门外的食物香气。每个人都在心里暗自立下flag:回学校的第一件事,就是去月亮馍打卡!
在物价普遍上涨了今年,卖了两年7块钱的月亮馍,在新的学期上涨了一元,8块钱,可以吃到一份“全家福”,大里嵴,鸡蛋、香肠、火腿肠、生菜、还有豆干,对于生活费不充裕的学生,实在划算。
而身着素色T恤的阿姨,份量给的超足,每一次加料,都使劲儿的往月亮馍塞,末了还贴心的问上一句:“孩子,够不够啊?”在她眼里,身高1米9的人也还在长身体。
抖音带火了月亮馍,除了郭阿姨豪放的加料手法外,那句“孩子,够不够啊?”更是直击人心,特别是对于离家在外的学生们来说,一句暖心的问候,堪比妈妈的话。
大屏、大厦、美食街,不愧是杭州潮流地标
钱江晚报·小时新闻通讯员 梅丹
在延安路与平海路交叉口,东西朝向的绿灯亮起,挤挤挨挨的人流压过白色的白马线,一旁120米长的曲面大屏,播放着3D双十一广告,渐变的色彩投影在行人脸上。向西的人,涌向湖滨步行街和西湖,向东的人,不少拐进了工联CC。
这里,是杭州城的潮流地标。
“工联CC所拥有的品牌,所拥有的业态,在全杭州都是领先的。”工联大厦总经理孙雷告诉我们。这句底气十足的话,看起来云澹风轻,背后却有千斤分量。从工联大厦到潮流地标,工联CC历经转型与涅盘。
工联大厦
腾笼换鸟
2013年,在双十一的玩法还不像现在这么复杂时,工联大厦打造推出了精品服装城。很多90后或许还有记忆,周末逛街,工联是重要打卡地。“电商起来后,工联也受到了冲击。”孙雷说。随着双十一的狂热一年胜过一年,工联大厦不得不谋求转型。
2016年G20前夕,杭州迎来城市改造升级,工联大厦在政府的支持下,也迈出改革的第一步。2016年至2017年这两年,工联大厦内1700余家格子铺租户,在租期到期后陆续搬离。“腾笼换鸟”,工联大厦面向全球启动招商。
同时,工联大厦地下二楼开设了美食广场。2017年,兴业银行杭州分行与美食广场有了接触,“当时我记得是兴业发放了50元的美食广场消费券,一共是5万元额度,一周就发放完毕,给美食广场带来了极大的流量。而且消费券是无门槛的,消费者的口碑也非常好。”孙雷介绍,这一次试水合作,让兴业银行杭州分行成为了工联大厦转型的护航者。
美食广场迎来不错的客流,楼上的招商也在同步进行。无印良品、哈姆雷斯玩具乐园、WeWork……工联大厦的转型悄然进行中。
全新生态
华丽面世
2019年,工联地下叁层到地上六层,全线升级开业,一个崭新的工联华丽面世。“在泛娱乐业,我们是集大成者,消费者可以到工联体验到精彩纷呈的游乐环节。”升级后,消费者们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工联。
也是在这一年,工联的烟火气从地下商城向地上蔓延。2019年,在工联的支持下,龙翔里小吃街开出来了。长沙臭豆腐、郭阿姨月亮馍、拇指煎包、唐师傅的烤肠……各种网红小吃在这里聚集。
能吃也能拍,哪怕是工作日,这条美食街上也依然人潮涌动。“我们结合西湖边的流量特色,孕育了一些相对网红的产品。疫情环境下,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,去运营我们的小吃街,通过线上引流结合线下,给予商户优惠。”龙翔桥小吃街运营经理陈铭介绍。在这线上线下互相引流的过程中,兴业银行杭州分行也给予了诸多服务便利。
孙雷提到,在龙翔里美食街刚开设时,有一名商户承租了140方的商铺,并将这个商铺隔成多个小摊位,吸引多个网红小吃进驻。如今,这个商铺一年的营业额能做到1亿元,但起初,他承租时也遇到了资金难题。
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运营服务,龙翔里小吃街的租金维持在较高水平。想要一下子拿下140方的商户,需要资金实力。“当时就是兴业银行给了一笔大额的经营贷款,他才拿下了这个商铺,走到这一步。”孙雷回忆。
高效服务
始终在线
如今,在工联CC,共有150家租户。孙雷表示,其中大约有20%—30%的商户,都曾在兴业银行办理过经营贷款。“这两年疫情影响,大家的经营压力比较大,很多企业都缺现金流,我们这里的商户也一样。但是,即使这样,我们大厦整个租金、商户销售额都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准,兴业银行在这方面进行的助力,功不可没。”
提供收单、联合推出优惠活动、给予经营性贷款,兴业银行杭州分行的服务总在细微之处。“我觉得兴业银行有一个比较大的特点,就是非常方便。”凭借与兴业银行杭州分行多年的合作,孙雷对兴业银行赞誉有加,“每次都是客户经理主动上门,来帮助商户服务,不用商户跑银行,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。”
从被电商冲击,到主动融入电商,工联CC从跟随者,逐渐成为引领者。“我们正在促进数字化转型,未来没有所谓的线上店和线下店,我们每家门店都具备线上线下功能。”对于工联CC的发展,孙雷有明晰的规划,“我们线上线下结合,让工联CC里一家小小的门店,也能做全国的大生意。”
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、复制、摘编、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,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。
南京夜市郭阿姨:卖月亮馍9年,圈粉600万
来源:扬子晚报
南京叁江学院夜市有个郭阿姨 卖月亮馍9年圈粉600万
近日,很火的南京叁江学院4号门前的夜市搬迁新址后重新开张,众多老顾客纷纷赶来买美食解馋。很多顾客说,好多天没吃到“郭阿姨月亮馍”了,就等着夜市重新开张买一个。“网红”郭阿姨卖的月亮馍被网友称为“巨型中式汉堡”,热狗肠、里嵴肉、豆皮、生菜等几乎要撑破白馍。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,郭阿姨真名郭静,2013年9月开始在叁江夜市卖月亮馍,目前全网粉丝600万。
郭阿姨的月亮馍有多火?
“孩子来了,馍没了!”
在短视频平台上,南京郭阿姨拥有600万粉丝,话题“郭阿姨月亮馍”浏览人次超16亿。记者打开郭阿姨的直播间,发现开播不到10分钟,在线观看人数就超过1万人。
为了见到郭阿姨,记者来到叁江夜市新址,发现她的摊位前总会有一二十位顾客在排队。郭阿姨没有休息时间,她左手托着月亮形的白馍,右手拿刷子往白馍上刷酱料,然后又用夹子往白馍里夹生菜、热狗肠、里嵴肉,最后再加入豆皮。
记者看到,她一般会在每个白馍里夹两根热狗肠、叁块里嵴肉。郭阿姨一边夹,还一边问顾客:“够不够,孩子,要不要辣?豆皮够不够,肉够不够?”如果顾客不回答,她会一直问下去。不一会儿,郭阿姨就满头大汗。由于顾客较多,记者并没有打扰她。为了能够采访到她,6月12日中午,记者来到位于秦淮区淮海路的郭阿姨月亮馍店,不过在这里只见到了两位正在忙碌的员工。一位在店里工作了一年多的女员工说,秦淮区和江宁区的月亮馍门店都是郭阿姨的,目前由员工打理,“叁江夜市的月亮馍摊位是露天的,都是晚上经营,每天要经历风吹雨淋,郭阿姨体谅我们,不让我们做,她自己在那儿摆摊,有空的时候才会到这边帮忙。”
郭阿姨每天有多忙?这位女员工称:“她连接电话的时间都没有。”为了不影响郭阿姨工作,6月12日晚上9点30分,记者再次来到叁江夜市郭阿姨的摊位前,发现她已经卖完了300多个月亮馍,正在清扫摊位准备回家。虽然临近夜市关门时间,但不断有顾客来到摊位前问:“阿姨,还有馍吗?”还有一位女生撒娇地说:“孩子来了,馍没了!”面对没能吃到月亮馍的顾客,郭阿姨不停地道歉:“孩子,对不起。下次早点来,阿姨多给你加东西。”
郭阿姨是谁?
她在叁江夜市卖了9年月亮馍
又忙碌了十多分钟后,郭阿姨才和记者聊起了卖月亮馍的事情。原来她的老家在河南,丈夫孔先生的老家在扬州。因为扬州离南京比较近,两人便来宁发展,刚开始是打工赚钱。后来生了孩子便想到卖月亮馍。她坦言,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家庭生活,比较自由。
郭阿姨最初卖月亮馍是在2013年9月8日,至今已做了9年。回忆起当初卖月亮馍的场景,她感慨万千:“刚推出月亮馍的时候比较困难,因为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是月亮馍。”
郭阿姨的首位顾客是一位刚从叁江学院毕业的女孩,她当时在校门口摆摊卖头花。这个女孩观察了半天后说:“阿姨,你是刚来的吧?给我做一个馍尝尝。”吃过后,女孩开心地说:“阿姨,你怎么不早点来,这个馍太好吃、太实惠了!”因为是第一单生意,郭阿姨特地给她加了很多东西。
刚开始,郭阿姨徒手包馍,这个卖头花的女孩委婉地说:“阿姨,我给你提个建议,你可以戴双手套,这样会干净卫生一点。”这个女孩还笑着说道:“阿姨,你也可以加一点生菜。”郭阿姨听从了女孩建议,戴了手套,在月亮馍里加了生菜。
刚开张时,郭阿姨的生意并不好,她就和每一位买月亮馍的学生聊天,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并改进。有的南方学生没有见过豆皮,便一直盯着郭阿姨看。有学生问:“阿姨,这是什么东西,能不能多加一点?”郭阿姨回道:“这是豆皮,没问题,我给你多加。”
后来,郭阿姨发现有很多学生问同样的话,所以她不再等学生们开口,便会主动询问:“孩子,豆皮够不够,要不要多加一点?”时间长了,这句话成了她的口头禅。两个月后,郭阿姨月亮馍凭借“超便宜,量巨大”的特点,圈粉了众多叁江学院的师生。
叁江学院毕业生小熊告诉记者,她从大一时开始吃郭阿姨卖的月亮馍,“第一次看到月亮馍的时候就被吸引住了,我原以为一个月亮馍需要二叁十元,没想到只要10多元就可以吃得饱饱的。”小熊每个月都会买几次月亮馍,有时候还会给室友带,“我们有时候会当晚饭吃,我们两个女生吃一个就饱了。”
郭阿姨的网红之路
口头禅“孩子,够不够?不够再加”
回忆起在叁江学院4号门前摆摊卖月亮馍的经历,郭阿姨告诉记者,每到下雨时,自己总会腾不出手给月亮馍套袋,前来购买的学生会一手打伞,一手帮忙套袋。看到半身湿漉漉的学生,郭阿姨内心很难受。回到家后,她就和丈夫说:“孩子们挺不容易的,让他们帮忙,心里太难受了。”后来,郭阿姨专门设计了一个盒子,可以自动给月亮馍装袋。
时间长了,郭阿姨和学生们变得越来越熟悉。有学生看到郭阿姨脸上沾了酱料,会说:“阿姨,你别动,我帮您擦掉。”郭阿姨也喜欢和学生在一起,“只要看到孩子们的笑容,我就很开心。”
郭阿姨从来没想过自己做的月亮馍会如此受欢迎,甚至火爆全网。2018年底,一个学生走到摊位前说:“阿姨,你在网上火了。”后来,郭阿姨从学生口中才得知,有学生把她卖月亮馍的视频发到短视频平台上,引来很多网友关注。突然面对这么多人,她既感动又忐忑,“孩子们从那么远过来找我,如果吃得不满意,我要怎么办?”回到家,她和丈夫商量后,决定在每一份月亮馍里再多加一份肉。就这样,郭阿姨月亮馍里的里嵴肉也从最初的一大片增加到现在的叁大片。她的另一句口头禅“够不够,孩子,要不要再加点肉”也开始火爆网络。
分享月亮馍的爆红秘诀
薄利多销和夜市的烟火气
谈到月亮馍的爆红秘诀,郭阿姨坦言:“其实没有秘诀,我只是把一件小事当成大事做。”月亮馍为什么会那么火?在郭阿姨看来,主要是叁江夜市接地气,有城市烟火气,“在摊位前,孩子们一边吃月亮馍,一边站在旁边聊天,这种场景让人幸福充实。”据郭阿姨透露,她和丈夫每晚在叁江夜市能够卖300多个月亮馍,周末的时候销量会增加,薄利多销。
2015年,孔先生辞掉工作陪着郭阿姨一起卖月亮馍。谈到丈夫,郭阿姨说:“他很辛苦,很包容我,始终当我的坚强后盾。”郭阿姨和丈夫每天早上6点起床,送孩子上学后,就要蒸馍、洗菜、做酱料……一直忙到中午才能休息。等到下午4点,他们又要驾驶叁轮车赶赴叁江夜市摊位,开始长达6个小时的工作。等到晚上休息时,已是次日凌晨1点。生活虽辛苦,但郭阿姨很幸福,“夫妻之间就需要这样互相支撑。”
尽管受到很多人关注,但郭阿姨始终认为自己是普通人。她说:“无论我在网上怎样火,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为了生活努力的人。既然孩子们这么喜欢我,我就要给他们做榜样,努力做一个积极向上的阿姨。让他们知道,美好的生活并不是轻易得到的,只有吃得苦中苦,生活才会美好。”
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闫春旭